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新加坡佛教總會首屆論壇 妙穆法師發表「人間佛教在新加坡的願景」
2023-10-15
新加坡佛教總會(Singapore Buddhist Federation)於10月14日至15日主辦為期兩天佛教論壇,以中英「現代新加坡的佛教遠景」(Envisioning Buddhism In Modern-Era Singapore)為主題,彙聚本地佛教領袖代表及各界翹楚,凝聚共識,共同擘畫未來新加坡的佛教藍圖。
第一天的論壇共8場,各由佛教總會會長廣品法師、新加坡佛學院副院長傳聖法師、光明山普覺寺方丈暨新加坡佛學院院長廣聲法師、祝福寺助理常住心法師(Venerable Raja)、新加坡佛光山住持妙穆法師、居士林林長陳立發居士、佛教慈濟功德會執行董事劉瑞士居士等發表演講。
妙穆法師受邀主講「人間佛教在新加坡的願景」,他以人間佛教是佛說的、人要的、淨化的、善美的,把大家帶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的願景。人間的佛陀所展現的人間佛教有六個特性:人間性、生活性、利他性、喜樂性、時代性和普濟性。星雲大師推動的三好、四給和五和就是實踐人間佛教。時時刻刻實踐人間佛教在生活當中,就能夠「有佛法就有辦法」,法喜充滿。家庭和順、社會和諧,進一步擴大到世界和平。
妙穆法師進一步提到,人間佛教的前途在哪裡?在星雲大師所強調的四講,教界之間需要融合尊重,團結包容,互贊互助與樂觀進取;佛教團體應該創辦教育事業,加強文化傳播,提倡悲智行願和組織信徒共修;僧信個人要人間化、現代化、大眾化與生活化;而佛教整體能夠重新結集三藏、普建八宗叢林、普及佛教的讀物和增強資訊運用。
佛光山在全球各地秉持四大宗旨,以文化弘揚佛法、以教育培養人才、以慈善福利社會、以共修淨化人心。人間佛教能淨化人心,給大家信心,新加坡佛光山推行人間佛教可以提升佛教徒的素養。
最後,妙穆法師以和尚和肥皂的故事來說明肥皂雖有滌淨的功能,但是如果沒有使用,就無用武之地。就如同佛經裡的真理要實踐在生活中,我們的態度改變後,習慣和性格才會改變,人生就大不相同。
在問答環節中,妙穆法師與慈濟功德會執行董事劉瑞士現場回答提問,主持人李鳳鳴博士則從中穿針引線。其中有提問是,很多人對外人慈悲,但是對家人卻例外,應如何改善?妙穆法師說,習慣把家人的所言所行當作理所當然,導致摩擦。星雲大師對弟子是七分道友,三分師徒。在家庭裡,應該互相尊重,才能改善關係。
出席與會的大眾近880人,其中國際佛光會新加坡協會顧問黎慧麗、督導長沈清發、會長周應雄、副會長蘇政文、黃冠禎、分會會長蕭耀彬和朱美億等理事與佛光青年分團共20餘人出席。
論壇的第二天,特別為青年設立不同的主題座談與工作坊,議題涵蓋創業、領導力、婚姻與自我覺察等。通過培養年輕人的潛力,以期在新加坡培育出一個更強大、更具韌性的佛教社群,佛光青年分團也被受邀出席交流。
第一天的論壇共8場,各由佛教總會會長廣品法師、新加坡佛學院副院長傳聖法師、光明山普覺寺方丈暨新加坡佛學院院長廣聲法師、祝福寺助理常住心法師(Venerable Raja)、新加坡佛光山住持妙穆法師、居士林林長陳立發居士、佛教慈濟功德會執行董事劉瑞士居士等發表演講。
妙穆法師受邀主講「人間佛教在新加坡的願景」,他以人間佛教是佛說的、人要的、淨化的、善美的,把大家帶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的願景。人間的佛陀所展現的人間佛教有六個特性:人間性、生活性、利他性、喜樂性、時代性和普濟性。星雲大師推動的三好、四給和五和就是實踐人間佛教。時時刻刻實踐人間佛教在生活當中,就能夠「有佛法就有辦法」,法喜充滿。家庭和順、社會和諧,進一步擴大到世界和平。
妙穆法師進一步提到,人間佛教的前途在哪裡?在星雲大師所強調的四講,教界之間需要融合尊重,團結包容,互贊互助與樂觀進取;佛教團體應該創辦教育事業,加強文化傳播,提倡悲智行願和組織信徒共修;僧信個人要人間化、現代化、大眾化與生活化;而佛教整體能夠重新結集三藏、普建八宗叢林、普及佛教的讀物和增強資訊運用。
佛光山在全球各地秉持四大宗旨,以文化弘揚佛法、以教育培養人才、以慈善福利社會、以共修淨化人心。人間佛教能淨化人心,給大家信心,新加坡佛光山推行人間佛教可以提升佛教徒的素養。
最後,妙穆法師以和尚和肥皂的故事來說明肥皂雖有滌淨的功能,但是如果沒有使用,就無用武之地。就如同佛經裡的真理要實踐在生活中,我們的態度改變後,習慣和性格才會改變,人生就大不相同。
在問答環節中,妙穆法師與慈濟功德會執行董事劉瑞士現場回答提問,主持人李鳳鳴博士則從中穿針引線。其中有提問是,很多人對外人慈悲,但是對家人卻例外,應如何改善?妙穆法師說,習慣把家人的所言所行當作理所當然,導致摩擦。星雲大師對弟子是七分道友,三分師徒。在家庭裡,應該互相尊重,才能改善關係。
出席與會的大眾近880人,其中國際佛光會新加坡協會顧問黎慧麗、督導長沈清發、會長周應雄、副會長蘇政文、黃冠禎、分會會長蕭耀彬和朱美億等理事與佛光青年分團共20餘人出席。
論壇的第二天,特別為青年設立不同的主題座談與工作坊,議題涵蓋創業、領導力、婚姻與自我覺察等。通過培養年輕人的潛力,以期在新加坡培育出一個更強大、更具韌性的佛教社群,佛光青年分團也被受邀出席交流。
最新消息
屏東講堂佛光兒童祝福禮 皈依三寶奉行三好
2025-08-13《獻給旅行者365日》贈花蓮捷絲旅 安頓旅人身心
2025-08-13波士頓中國城慶中秋 佛光人推廣三好四給精神
2025-08-13靈知學會參訪北雪梨佛光緣 學習三好運動
2025-08-13慧慈寺信眾跟著大師辦教育 分享歡喜布施的喜悅
2025-08-13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有情與心識.談情說愛4-2
2025-08-13普賢寺佛學講座 刻經之藝與靜觀修行
2025-08-12北區知賓培訓 以佛法慈悲與智慧廣度有緣人
2025-08-12西來大學市集美食、藝文兼備 社區溫馨交流
2025-08-12台北道場香積團十四周年慶 五十道創意素齋喜團圓
2025-08-12
相
關
消
息